保靖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市州声音彭学康湘西花垣十八洞景区旅游 [复制链接]

1#
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作者系湘西州花垣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花垣县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召开前夕到湘西考察的重点,根据其“精准扶贫”重要讲话和“不把扶贫做成堆盆景”的有关指示精神,十八洞村先行先试,立足蚩尤部落群,构筑十八洞景区旅游开发精准扶贫(以下简称旅游扶贫)新模式,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旅一体化复合型发展之路。

蚩尤部落群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位置和范围。蚩尤部落群位于花垣、保靖、吉首、凤凰三县一市交界处的武陵蚩尤大峡谷花垣县境内,核心区以吉茶高速和209、319国道为轴线,分别由蚩尤山景区和十八洞景区组成南北两翼,可实施南北延展、东西辐射的“一轴两翼”发展战略。“蚩尤山景区”暂括董马库乡黄土坪村和排料乡七村及排碧乡岩锣村。十八洞景区以十八洞村为中心,辖排碧金钉子地质公园、大小龙洞附近村落景点。

旅游资源丰厚。域内属湘西中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奇异,蚩尤山景区有苗祖圣山蚩尤山、蚩母洞瀑布、凤凰台、孔雀石、武陵金刚、飞狼谷、七星瀑布、飞来石、九龙山瀑布群、流沙瀑布等,十八洞景区有排碧金钉子地质公园、夜郎十八洞、飞马崖、大小龙洞瀑布等;人文旅游资源别具一格,蚩尤历史文化独特,苗族风情浓郁,有魅力的蚩尤神话传说、苗族巴代文化、民间绝技、民族节庆活动、民间非遗项目及传人,如苗族迁徙歌、祭祖仪式、夜郎传说、椎牛节、赶秋节、太阳会、樱桃会—苗族情人节、上刀山下火海、蚩尤武术、赶苗年等。丰厚的悬崖风光与苗族风情,构成湘西旅游“北有老司城,南有蚩尤群”的重要一极,其清凉、静美、古朴、轻养、醇香,乡愁味浓,被湖南经视誉为“户外运动天堂”。

区位优势明显。蚩尤部落群两大景区与吕洞山、德夯景区地处蚩尤大峡谷东西两侧,构成区域协作发展空间基础,以矮寨大桥和十八洞为重要节点,是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黄金走廊,毗邻规划中的包海高铁“致富路”张吉怀段和焦柳线,距花垣在建的湘西里耶机场仅10余千米,按照“南北延展,东西辐射”的发展思路,携手周边景区联合成片开发,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前景广阔。

十八洞景区旅游扶贫的重要性

旅游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新时期扶贫开发十项重大工作之一,是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要突破口,能够打造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贫困群众新的增收渠道,提升综合素质,十八洞担纲蚩尤部落群桥头堡,是省州县精准扶贫重中之重,不能“堆盆景”,必须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实现路径

建立“一个中枢”。由县委书记牵头,以十八洞为核心,尽快成立蚩尤部落群旅游扶贫项目开发指挥部,争取进入“十三五”规划省重点工程项目“笼子”。配套成立景区管理处、管委会、国有开发公司等,下辖蚩尤山景区和十八洞景区。蚩尤部落群负责人由一位县委常委专职主抓,成员由管理团队、规划团队、建设团队、宣传策划团队、市场营销团队和专家团队等组成,拨付专项经费,配置车辆,实行定点合署办公制度,负责项目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统筹规划、督导落实、对接服务。

做好“三个精准”。瞄准扶贫的主要目标、重点村寨和重点对象,立足物质和精神“双脱贫”,实现“真脱贫”,不返贫,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提升“造血功能”。具体在“识贫、扶贫、脱贫”上做好“精准”工作,乡村旅游与扶贫攻坚相结合,使十八洞景区成为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旅游扶贫的“标杆”,闪耀蚩尤部落群这颗明珠。

走对“一条路子”。走出农旅一体化复合型旅游扶贫新路子:一是利用湘西“一小时旅游圈”契机,打造蚩尤部落群“一轴两翼”环城市乡村旅游圈;二是利用张家界、凤凰、德夯等成熟景区巨大的地核吸引力,依托旅游规划体系,制定差异化互补发展战略,构筑农家乐升级版,探索景区依托型新模式;三是以特色农庄为代表,打造产业依托型旅游扶贫名片,向二、三产业延伸,农旅一体化发展;四是坚持蚩尤部落群“一盘棋”,打好蚩尤苗族历史文化牌,实施保护性开发,通过文化的空间化、景观化、建筑化、节事化、演艺化和商品化做好文化活化,避免出现“文化孤岛”和“扶贫盆景”,建立民俗依托型文化活化的乡村社区;五是创意主导与科技依托相结合,以苗汉子公司牵头农技研发作为旅游资源,在保持“农味”特色的基础上,构筑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堡垒和现代乡村旅游新样板,借助苗绣展示、苗医药和农业景观,通过专项旅游、主题创意产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精准扶贫教育园,强化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

筑牢“三根桩子”。筑牢政策、资金、人才这三根重要“桩子”:一是认真研究国家的各种乡村旅游和精准扶贫政策,抓好智库群和项目库建设,争取资金,项目引领,产业创新,突出土地和财政金融的作用,加快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培育和构建一个“以土地供应为主,财政金融为辅”的大系统;二是发挥好文化+旅游双5%的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作用,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扶贫富民,通过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财政扶贫的引导性投入力度,夯实各种软硬件建设;三是广揽人才,特别是文化旅游策划创意人才,在“请进来,留得住,用得上”上下功夫,培育一批本土“生力军”。

完善“五个保障”。一是组织保障,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规划保障,在旅游扶贫规划编制体系建设方面,因地制宜,立足长远,富有可操作性、高效能性、可持续性;三是发展保障,围绕“政策、资金、人才”三方面,做好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统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综合保障工作;四是创新保障,以旅游业开发为突破口,文化唱戏,立足市场需求,狠抓产业开发,保障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五是机制保障,具体在长效管理上健全和落实好结队帮扶、整合投入、基层治理、绩效考核奖惩四个机制。

注重“三个融合”。一是极式增长要考虑点面融合,以点带面,集中连片开发;二是十八洞景区与蚩尤山景区要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搞好蚩尤部落群融合工作,整体推进旅游扶贫;三是坚持边界共生原则,既要与县内古苗河地质公园、紫霞湖湿地公园、边城茶峒景区融合发展,又要与吕洞山、德夯景区融合发展,加强区域合作,铸造“探险猎奇游,风情十八洞”旅游名片和蚩尤大峡谷户外穿越精品线路。

征稿启事:

“HNDRC_GOV”公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