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湘西叙事不得了,湘西的古树成精了 [复制链接]

1#
怎么诊断是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192379.html

在湘西的每一个村寨不管周围的山头是如何的光秃,她的村寨口总会有那么几株高大苍老的树饱经风霜地矗立着。湘西人走出去,再疲惫地回来时,一看到村寨口的那几株老树,便知道到家了。这些寓示了家的树是旗帜,是精神,是住在人心深处的神,所以湘西的古树们都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

古树成精的传说

口述:袁永光

整理:袁代辉

叭窝(现新窝)村位于古丈县域的西北方,与保靖县的葫芦镇交界,在神秘的吕洞山毗邻。村落四面环山,原始次森林古木参天,生态繁茂,粗大的古树在叭窝这地方的附近山上到处皆有。在叭窝村的后山上,有个地名叫洞秋树,生长有两棵千年古树,树高十余米左右,树呈冠状形,遮盖地面约十余平方米宽,树干粗大需三人才能合围,古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很是气派。树下有绿草坪,草坪内生就的几块大青石板错落有致,高矮相间成了人们往来过路小憩歇脚的好地方。

相传洞秋树这两棵古树已经成精。它的化身就是两个美女,一个是姐姐洞秋英,一个是妹妹洞秋良。她们姐妹善唱山歌,爱到人群多的地方赶热闹,或去较远的地方游玩。传说每年的七月七苗族赶秋节,两棵树都要化着人身,变成两个年轻漂亮的美女,到河蓬丫角山寺庙庙会赶热闹。年复一年河蓬丫角山寺庙庙会也就成了他们每年必去的一个地方。

有年七月七河蓬丫角山赶庙会,这两棵树又化作人身变成两姊妹,到丫角山玩耍,游玩之中被丫角山四个年轻后生看中,心想哪里来的这两个年轻女子长得这么好看,何不过去与她们相识一下,有缘也许能定终身。于是尾随其后,想办法接近她们,他们假装拥挤冲撞了她们俩姊妹,在道歉过程中认识了她们,在慢慢交谈中发现他们会唱山歌,一来二往之中他们来到溪边赛歌场的大柳树下开始唱起了山歌。洞秋英开唱:

庙会有缘来相识,

情妹伤心爱到迟。

洞秋树岭多冷清,

哪有红尘好度日。

四个年轻后生有人马上接唱:

庙会有缘来相识,

姊妹如花让我痴。

若是动心跟我走,

鸳鸯配对共度日。

…………

叭窝有个富家子弟,名叫龙永和小名叫七斤,读得点书,肚子也有点文才,而且平时也爱唱山歌出点风头。闲来无事,这天他也来到河蓬丫角山赶庙会看热闹,玩耍中看见四个年轻后生与两个年轻貌美女子唱歌甚是闹热,他怦然心动也想过去唱几首山歌玩玩。于是试探着走到四个年轻后生那里说出自己的来意。正好四个年轻后生正愁唱歌不敌对方,见有人来了,于是就要龙永和和她们唱几首。两姐妹看到龙永和参与过来,突然姐姐喊了声“永和七哥,我们都是叭窝一个寨上人,唱什么歌啰,本乡本土的不好意思”。龙永和一听感到十分奇怪,心想她们怎么认得我还晓得我的名字,还喊我七哥,待我唱首山歌先问问他们是哪里的。于是顺口就唱道:

今日遇到好姑娘,

好似仙女下了凡。

问你何名是啥姓,

家住何处那仙乡。

两姊妹听后,姐姐如实用山歌答道:

洞秋树上岩星埸,

是妹住的老地方。

我的名叫洞秋英,

胞妹她叫洞秋良。

龙永和一听感到十分诧异,他想叭窝确实有个地名叫洞秋树、岩星埸,我是叭窝人晓得有这么个地名,可是这个地方四周尽是荒山野岭,根本就没有人家,洞秋树只长有两棵千年古树,怎么会是他们居住的老地方呢?洞秋英、洞秋良这两个人的名字他感到很陌生,没听说讲过有这么两个人,她们到底是什么人?地名、人名何等相似,她们怎么晓得我的名字还喊我七哥。正百思不得其解之中,想再唱几首歌细问盘查一下,这时龙永和好友有急事邀请龙永和去帮忙,他只好作罢,便匆匆告辞离去。

大约又过了一个多时辰,看看天色不早了,庙会也快散了,两个女子此时也有准备动身回家的念头,于是告辞四个年轻后生准备动身回家。四个年轻后生看见两姊妹动身要走了,心里确实有点难舍难分,很想留住她俩,就说“现在夜了,你们回去怕是走不到屋就天黑了,要不就到我们这里歇了,明天再走不迟”。他们好言相劝,可两个女子执意要回去。四个年轻后生见实在挽留不住,就说一定要送他们回去才放心。两个姑娘见他们也是一番好意,就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四个年轻后生就这样一直将他们两姊妹送到叭窝洞秋树,到家后确实天色已晚,四个年轻人也无法返回家里,于是就在两姊妹的热情款待下吃了晚饭,在她们家开好铺休息了,准备天再回家。

天清晨,天刚麻麻亮,他们其中一人被冷醒,手往身上一模,衣服湿漉漉的全是露水,再往周围一看全是密林,没有房子,他们全部睡在两棵古树下的草坪上。心想怪事,昨晚明明是睡在屋里,屋哪里去了?再看看周围到处都是荒山野岭,根本就没有人家。于是急忙喊醒其余三人,三人相继坐了起来环视四周也感到奇怪,一种恐怖和不祥的预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四人胆颤心惊的对视了几眼,爬起来一路飞奔跑到叭窝寨上,到寨上把昨晚发生的事情和白天到河蓬丫角山赶庙会的经过讲给寨子上人听。寨子上人看他们狼狈不堪的样子确实感到好笑,但转念细想对发生的事情又感到十分惊奇。再加上龙永和在河蓬丫角山的所见所闻和赶庙会的人证实,确实有两个女的到赶庙会,姐姐叫洞秋英、妹妹叫洞秋良,并讲她们住在洞秋树岩星场。此后洞秋树古树成精的故事从这年就在叭窝寨子上开始流传。

事后相传过了没多久。大约是民国时期有一年,袁国顺一家三口到一个叫林木坳的地方种地,种地的地方叫头冲,女儿袁阿翠当年十二岁,也随父母一起到种地,她和母亲撒种,父亲耕地,到了下午父亲耕完地后,叫女儿赶牛先回家,说没种完的地剩下不多了,我和你娘种完地后马上转来。女儿听父亲这么说就把牛赶上路准备回家。可牛耕了一天地,又累又没有吃饱肚子,不愿走大路,专走草窝找草吃,哪里草多就往哪里岔路走。这牛好象专和她作对似的,不管你怎样拦赶,它还是走进林木坳坟场去了。

袁阿翠生来就胆小,那敢往坟场走。没办法情急之下干脆丢下牛,一个人走大路回家了。心想有父母在后头,等下他们会把牛赶回家的。当她走到半路快到洞秋树时,父母收工回来赶上了她。问她“你一个人来,牛呢?”袁阿翠说:“牛从岔路走到林木坳坟场去了,我怕,不敢进坟场赶牛,我就一个人来了”。父母听女儿讲牛还在山里,就对女儿说:“你先回去,我们找牛去”。于是老两口返回找牛,牛找到了,等老两口赶牛走到洞秋树时,天也快黑了。看到女儿一个人还在洞秋树等他们,就带责备的口气问女儿,“这么夜了你怎么还在这里,你一个人莫不怕”,女儿说:“我在这里遇到两个姐姐她们陪我讲话,有她们做伴我一点都不害怕”。父母看看四周,哪有人,问女儿:“那俩个姐姐在哪里呢”?女儿说“刚才都还在这里和我讲话,坐在我旁边,一边一个,我看你们来了就跑过来接你们,怎么转眼之间就不见了呢”。听女儿这么一说,父母想起了古树成精的传说,心中就有数了,不再问下去了。一家三口人默默地赶牛走在路上回家去了。

传说又有一次,狗脑山有个十四、五岁的英俊少年,名叫龙自顺,在叭窝寨子上念私塾。每天都是上午从狗脑山走路来,下午从上河走路回狗脑山(叭窝有个地名叫上河)。路程约五里左右,该少年不但长得英俊,人也十分聪明,读书非常用功,在学堂很得老师赏识。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他上学不走上河来,不知何故,象被鬼差神使一样,而绕路从狗脑山往叭窝癞子坡走,走到洞秋树天天与两个姑娘唱山歌,没有去上学。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后,人也渐渐变得越来越瘦弱,脸黄皮寡瘦的,精神萎糜不振,像害了大病一样。

后来他母亲听先生说:“你儿有好些日子没到学堂念书了,是什么原因不来上学,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娘说:“我儿每天早上都去上学了,他听话不会不上学的”。话虽这么讲,但寨子上有人告诉她经常看见她儿在洞秋树那里玩耍,开始她不相信,告诉她的人多了,她也就半信半疑起来。有次见儿早早去上学,发现他怎么往癞子坡方向走。于是她随后与儿保持一段距离,悄悄跟在后面,看他到底干什么去。她从癞子坡跟过来,一直跟到叭窝祖坟那个地方,看到儿子坐在砂子坡大岩堡上,正和下面洞秋树两个年轻姑娘在讲话、唱山歌,他生气的走到她儿身边责问他“你怎么不上学去,跑到这里唱山歌干什么”。他说“两个姐姐山歌唱得好,天天要我来这里与她们对歌,不来她们会整我”。他娘问:“你怎么要到这里来呢?是哪个喊你来的”。她儿说:“有一天我上学去遇到她们在上河唱山歌,我喜欢听她们的山歌就跟她们来到了这里,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从那以后我就像被迷住了一样天天到这里来听她们唱山歌,也与她们学唱山歌”。听儿这么一讲,他娘心中有了数,心想肯定是洞秋树这两棵古树精缠的。自这次被他娘喊回去后,她儿一直在家苦苦相思俩个姑娘再无心去上学了,成天痿糜不振,一股病态殃殃无精打采的样子。她娘看他一天天的瘦弱下来,心想,儿莫是生病了,于是就请来郎中给他看病。不见好转,又换了许多郎中,可回天无力,医治半年有余,还是一命呜乎了。

又相传有一次,保靖县涂乍乡棉花棋寨上,有兄弟俩到狗脑山行亲,探望姐姐,天转棉花棋去。从狗脑山动身经癞子坡走到大坳原建有烽火台的地方,看到前方岔路的茅草路里有两个女的在唱山歌,于是停下脚步,在那里静听她们唱山歌。听了一阵,看到俩个年轻姑娘声音很甜,有了好感,来了兴致,两兄弟商量,现在时间还早,和她们唱几首山歌再回去也不会耽误时间。于是哥哥开口唱道:

对面妹妹歌声亮,

听得哥哥心发痒。

哥想和妹唱几首,

不知妹妹敢不敢。

对面女子听到有后生过来接歌,于是马上回应道:

妹我长年住深山,

好久没见唱歌郎。

要想和妹把歌对,

正好今天妹心宽。

两兄弟听到姑娘接声了,心里高兴,于是你一首,我一首越唱越有劲,不知不觉整整唱了一天,把两个年轻人迷得连回棉花棋的事都给忘了。两个年轻人想,我们唱了一天,她们什么样子都没看到,于是想走过去和她们见面看看姑娘长得是什么样子。可是你走她也走,两个年轻人撵来撵去就是撵不上。眼看天色已经晚了,两个年轻人只好往回走,他们再不能耽误回棉花棋了。当走到祖坟拐弯的地方,一抬头看到前方两棵大古树顶上有两个女的在树上摇着树枝对他们嘻笑。两个年轻人吃惊不小,心想今天怪了,碰到鬼了,吓得两人再不敢继续往前走。心想今天是去不成棉花棋了,没办法只好又返回到狗脑山姐姐家再住一晚,明天再回棉花棋。

于是他们两兄弟一路小跑,到姐姐家时天已擦黑。姐姐看到这么夜了,他两兄弟慌慌张张的转来,就问:“怎么了,你俩不是今天回去了吗,怎么这么夜了还狼狈不堪地跑转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两进屋坐下后,等稍回过神缓了口气,就把今天在回去的路上与两个年轻姑娘唱山歌和看到的事一五一十讲给姐姐听,姐姐听了想到古树成精的传说,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就讲:“那两个女的是洞秋树古树精变的,你们惹了她,她们才捉弄你们,让你们回不成棉花棋”。两兄弟还摸不着头脑,听姐姐讲完古树成精的传说之后,身上吓出了一身冷汗。

洞秋树古树成精的故事,扑朔迷离从此越传越神,越传越玄。

相传改革开放之初,关于洞秋树古树成精的传说故事又有更新,讲的是改革开放之后某年,叭窝村寨子后山的牌娄、茶科树两棵古树和洞秋树生长的这两棵千年古树同年一起枯死。古树死后树枝被寨上人砍下做柴火煮饭炒菜,煮的饭不熟,炒的菜不香。粗大的树干被寨上的两个人用锯子锯倒,也准备劈做柴火,在劈柴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洞秋树两棵古树其中一棵树内藏有两条红色的小蛇,蛇头是花的,一动不动的卷宿在树洞里,他俩发现后十分惊奇不敢伤害,看着看着就讲这莫是洞秋树古树精变的,于是他俩不敢惊动小蛇,生怕惊动小蛇招来灾祸。然后他俩分工,一个守着,一个回家拿来香纸以及酒菜等供品,将这两条小蛇小心的用布包好后拿到砂子坡大龙岩堡上,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祈祷古树精保佑他俩,烧完香纸就将两条小蛇放生了,这样两人忐忑不安的心才得以平静。不知是巧合还是对两条小蛇的善举,两家的小孩都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寨子,住进了城里,吃上了皇粮,端上了铁饭碗。

事后,寨上人茶余饭后闲谈常传此事,说古树成精有灵感,不能乱惹,惹了就会招来不幸,灾祸就会临头。说有一年叭窝人在鸭子坳请外地瓦匠踩瓦泥做瓦,其中有个年轻瓦匠和寨上几个本地人在洞秋树古树脚下歇凉闲谈,年轻瓦匠忽然站起来解手,对着古树小便,旁边人讲搞不得,这棵古树灵得很,你屙尿冲它你要背时的。年轻人不听,仍然对着古树小便。没过几天,年轻瓦匠就得病了,找了无数医生看病都不知病因医治不好,不到半月就离世了。相传是他冲撞了古树精获得的报应。

这几棵古树一起枯死,肯定有什么名堂,或许是古树的灵感在起作用,感到这地方会发生变化,不能住了,搬迁到其他地方去了。

无巧不成书,事隔几年后,古丈境内矿产业开始兴起,到处开山挖矿成风。当时不少外来矿老板也瞄准叭窝寨子周边的磷矿、矾矿,为抢夺矿藏资源,到处修路、开山、挖矿、炼矾。将原有良好的生态破坏得面目全非,洞秋树这个地方也难免受害被翻了个底朝天。这一事实确实应验了寨上人说的古树具有灵感的说法,说古树知道此地会遭破坏才会枯死。

如今虽然古树没有了,但洞秋树古树成精的传说仍在叭窝当地以民间故事的方式世代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神密古老传说,几棵古树同时枯死的原因至今也成了一个让人无法破解的迷。

(部分图片选自湘西摄郎,特此感谢,)

往期精彩内容↓↓

★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茶在云中‖你知道古丈新城?

★‖古丈·山城风韵

★‖茶城古丈

★她还藏在你的心里么║古丈——我们那个小县城

★品读古丈/向启军

★作家彭学明笔下的《古丈》

★古丈县城的变迁/你见过和没见过的风景都在这里!

★‖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古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怎么诊断是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7192379.html

在湘西的每一个村寨不管周围的山头是如何的光秃,她的村寨口总会有那么几株高大苍老的树饱经风霜地矗立着。湘西人走出去,再疲惫地回来时,一看到村寨口的那几株老树,便知道到家了。这些寓示了家的树是旗帜,是精神,是住在人心深处的神,所以湘西的古树们都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

古树成精的传说

口述:袁永光

整理:袁代辉

叭窝(现新窝)村位于古丈县域的西北方,与保靖县的葫芦镇交界,在神秘的吕洞山毗邻。村落四面环山,原始次森林古木参天,生态繁茂,粗大的古树在叭窝这地方的附近山上到处皆有。在叭窝村的后山上,有个地名叫洞秋树,生长有两棵千年古树,树高十余米左右,树呈冠状形,遮盖地面约十余平方米宽,树干粗大需三人才能合围,古树枝繁叶茂,四季常青很是气派。树下有绿草坪,草坪内生就的几块大青石板错落有致,高矮相间成了人们往来过路小憩歇脚的好地方。

相传洞秋树这两棵古树已经成精。它的化身就是两个美女,一个是姐姐洞秋英,一个是妹妹洞秋良。她们姐妹善唱山歌,爱到人群多的地方赶热闹,或去较远的地方游玩。传说每年的七月七苗族赶秋节,两棵树都要化着人身,变成两个年轻漂亮的美女,到河蓬丫角山寺庙庙会赶热闹。年复一年河蓬丫角山寺庙庙会也就成了他们每年必去的一个地方。

有年七月七河蓬丫角山赶庙会,这两棵树又化作人身变成两姊妹,到丫角山玩耍,游玩之中被丫角山四个年轻后生看中,心想哪里来的这两个年轻女子长得这么好看,何不过去与她们相识一下,有缘也许能定终身。于是尾随其后,想办法接近她们,他们假装拥挤冲撞了她们俩姊妹,在道歉过程中认识了她们,在慢慢交谈中发现他们会唱山歌,一来二往之中他们来到溪边赛歌场的大柳树下开始唱起了山歌。洞秋英开唱:

庙会有缘来相识,

情妹伤心爱到迟。

洞秋树岭多冷清,

哪有红尘好度日。

四个年轻后生有人马上接唱:

庙会有缘来相识,

姊妹如花让我痴。

若是动心跟我走,

鸳鸯配对共度日。

…………

叭窝有个富家子弟,名叫龙永和小名叫七斤,读得点书,肚子也有点文才,而且平时也爱唱山歌出点风头。闲来无事,这天他也来到河蓬丫角山赶庙会看热闹,玩耍中看见四个年轻后生与两个年轻貌美女子唱歌甚是闹热,他怦然心动也想过去唱几首山歌玩玩。于是试探着走到四个年轻后生那里说出自己的来意。正好四个年轻后生正愁唱歌不敌对方,见有人来了,于是就要龙永和和她们唱几首。两姐妹看到龙永和参与过来,突然姐姐喊了声“永和七哥,我们都是叭窝一个寨上人,唱什么歌啰,本乡本土的不好意思”。龙永和一听感到十分奇怪,心想她们怎么认得我还晓得我的名字,还喊我七哥,待我唱首山歌先问问他们是哪里的。于是顺口就唱道:

今日遇到好姑娘,

好似仙女下了凡。

问你何名是啥姓,

家住何处那仙乡。

两姊妹听后,姐姐如实用山歌答道:

洞秋树上岩星埸,

是妹住的老地方。

我的名叫洞秋英,

胞妹她叫洞秋良。

龙永和一听感到十分诧异,他想叭窝确实有个地名叫洞秋树、岩星埸,我是叭窝人晓得有这么个地名,可是这个地方四周尽是荒山野岭,根本就没有人家,洞秋树只长有两棵千年古树,怎么会是他们居住的老地方呢?洞秋英、洞秋良这两个人的名字他感到很陌生,没听说讲过有这么两个人,她们到底是什么人?地名、人名何等相似,她们怎么晓得我的名字还喊我七哥。正百思不得其解之中,想再唱几首歌细问盘查一下,这时龙永和好友有急事邀请龙永和去帮忙,他只好作罢,便匆匆告辞离去。

大约又过了一个多时辰,看看天色不早了,庙会也快散了,两个女子此时也有准备动身回家的念头,于是告辞四个年轻后生准备动身回家。四个年轻后生看见两姊妹动身要走了,心里确实有点难舍难分,很想留住她俩,就说“现在夜了,你们回去怕是走不到屋就天黑了,要不就到我们这里歇了,明天再走不迟”。他们好言相劝,可两个女子执意要回去。四个年轻后生见实在挽留不住,就说一定要送他们回去才放心。两个姑娘见他们也是一番好意,就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四个年轻后生就这样一直将他们两姊妹送到叭窝洞秋树,到家后确实天色已晚,四个年轻人也无法返回家里,于是就在两姊妹的热情款待下吃了晚饭,在她们家开好铺休息了,准备天再回家。

天清晨,天刚麻麻亮,他们其中一人被冷醒,手往身上一模,衣服湿漉漉的全是露水,再往周围一看全是密林,没有房子,他们全部睡在两棵古树下的草坪上。心想怪事,昨晚明明是睡在屋里,屋哪里去了?再看看周围到处都是荒山野岭,根本就没有人家。于是急忙喊醒其余三人,三人相继坐了起来环视四周也感到奇怪,一种恐怖和不祥的预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四人胆颤心惊的对视了几眼,爬起来一路飞奔跑到叭窝寨上,到寨上把昨晚发生的事情和白天到河蓬丫角山赶庙会的经过讲给寨子上人听。寨子上人看他们狼狈不堪的样子确实感到好笑,但转念细想对发生的事情又感到十分惊奇。再加上龙永和在河蓬丫角山的所见所闻和赶庙会的人证实,确实有两个女的到赶庙会,姐姐叫洞秋英、妹妹叫洞秋良,并讲她们住在洞秋树岩星场。此后洞秋树古树成精的故事从这年就在叭窝寨子上开始流传。

事后相传过了没多久。大约是民国时期有一年,袁国顺一家三口到一个叫林木坳的地方种地,种地的地方叫头冲,女儿袁阿翠当年十二岁,也随父母一起到种地,她和母亲撒种,父亲耕地,到了下午父亲耕完地后,叫女儿赶牛先回家,说没种完的地剩下不多了,我和你娘种完地后马上转来。女儿听父亲这么说就把牛赶上路准备回家。可牛耕了一天地,又累又没有吃饱肚子,不愿走大路,专走草窝找草吃,哪里草多就往哪里岔路走。这牛好象专和她作对似的,不管你怎样拦赶,它还是走进林木坳坟场去了。

袁阿翠生来就胆小,那敢往坟场走。没办法情急之下干脆丢下牛,一个人走大路回家了。心想有父母在后头,等下他们会把牛赶回家的。当她走到半路快到洞秋树时,父母收工回来赶上了她。问她“你一个人来,牛呢?”袁阿翠说:“牛从岔路走到林木坳坟场去了,我怕,不敢进坟场赶牛,我就一个人来了”。父母听女儿讲牛还在山里,就对女儿说:“你先回去,我们找牛去”。于是老两口返回找牛,牛找到了,等老两口赶牛走到洞秋树时,天也快黑了。看到女儿一个人还在洞秋树等他们,就带责备的口气问女儿,“这么夜了你怎么还在这里,你一个人莫不怕”,女儿说:“我在这里遇到两个姐姐她们陪我讲话,有她们做伴我一点都不害怕”。父母看看四周,哪有人,问女儿:“那俩个姐姐在哪里呢”?女儿说“刚才都还在这里和我讲话,坐在我旁边,一边一个,我看你们来了就跑过来接你们,怎么转眼之间就不见了呢”。听女儿这么一说,父母想起了古树成精的传说,心中就有数了,不再问下去了。一家三口人默默地赶牛走在路上回家去了。

传说又有一次,狗脑山有个十四、五岁的英俊少年,名叫龙自顺,在叭窝寨子上念私塾。每天都是上午从狗脑山走路来,下午从上河走路回狗脑山(叭窝有个地名叫上河)。路程约五里左右,该少年不但长得英俊,人也十分聪明,读书非常用功,在学堂很得老师赏识。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他上学不走上河来,不知何故,象被鬼差神使一样,而绕路从狗脑山往叭窝癞子坡走,走到洞秋树天天与两个姑娘唱山歌,没有去上学。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后,人也渐渐变得越来越瘦弱,脸黄皮寡瘦的,精神萎糜不振,像害了大病一样。

后来他母亲听先生说:“你儿有好些日子没到学堂念书了,是什么原因不来上学,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娘说:“我儿每天早上都去上学了,他听话不会不上学的”。话虽这么讲,但寨子上有人告诉她经常看见她儿在洞秋树那里玩耍,开始她不相信,告诉她的人多了,她也就半信半疑起来。有次见儿早早去上学,发现他怎么往癞子坡方向走。于是她随后与儿保持一段距离,悄悄跟在后面,看他到底干什么去。她从癞子坡跟过来,一直跟到叭窝祖坟那个地方,看到儿子坐在砂子坡大岩堡上,正和下面洞秋树两个年轻姑娘在讲话、唱山歌,他生气的走到她儿身边责问他“你怎么不上学去,跑到这里唱山歌干什么”。他说“两个姐姐山歌唱得好,天天要我来这里与她们对歌,不来她们会整我”。他娘问:“你怎么要到这里来呢?是哪个喊你来的”。她儿说:“有一天我上学去遇到她们在上河唱山歌,我喜欢听她们的山歌就跟她们来到了这里,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从那以后我就像被迷住了一样天天到这里来听她们唱山歌,也与她们学唱山歌”。听儿这么一讲,他娘心中有了数,心想肯定是洞秋树这两棵古树精缠的。自这次被他娘喊回去后,她儿一直在家苦苦相思俩个姑娘再无心去上学了,成天痿糜不振,一股病态殃殃无精打采的样子。她娘看他一天天的瘦弱下来,心想,儿莫是生病了,于是就请来郎中给他看病。不见好转,又换了许多郎中,可回天无力,医治半年有余,还是一命呜乎了。

又相传有一次,保靖县涂乍乡棉花棋寨上,有兄弟俩到狗脑山行亲,探望姐姐,天转棉花棋去。从狗脑山动身经癞子坡走到大坳原建有烽火台的地方,看到前方岔路的茅草路里有两个女的在唱山歌,于是停下脚步,在那里静听她们唱山歌。听了一阵,看到俩个年轻姑娘声音很甜,有了好感,来了兴致,两兄弟商量,现在时间还早,和她们唱几首山歌再回去也不会耽误时间。于是哥哥开口唱道:

对面妹妹歌声亮,

听得哥哥心发痒。

哥想和妹唱几首,

不知妹妹敢不敢。

对面女子听到有后生过来接歌,于是马上回应道:

妹我长年住深山,

好久没见唱歌郎。

要想和妹把歌对,

正好今天妹心宽。

两兄弟听到姑娘接声了,心里高兴,于是你一首,我一首越唱越有劲,不知不觉整整唱了一天,把两个年轻人迷得连回棉花棋的事都给忘了。两个年轻人想,我们唱了一天,她们什么样子都没看到,于是想走过去和她们见面看看姑娘长得是什么样子。可是你走她也走,两个年轻人撵来撵去就是撵不上。眼看天色已经晚了,两个年轻人只好往回走,他们再不能耽误回棉花棋了。当走到祖坟拐弯的地方,一抬头看到前方两棵大古树顶上有两个女的在树上摇着树枝对他们嘻笑。两个年轻人吃惊不小,心想今天怪了,碰到鬼了,吓得两人再不敢继续往前走。心想今天是去不成棉花棋了,没办法只好又返回到狗脑山姐姐家再住一晚,明天再回棉花棋。

于是他们两兄弟一路小跑,到姐姐家时天已擦黑。姐姐看到这么夜了,他两兄弟慌慌张张的转来,就问:“怎么了,你俩不是今天回去了吗,怎么这么夜了还狼狈不堪地跑转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两进屋坐下后,等稍回过神缓了口气,就把今天在回去的路上与两个年轻姑娘唱山歌和看到的事一五一十讲给姐姐听,姐姐听了想到古树成精的传说,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了,就讲:“那两个女的是洞秋树古树精变的,你们惹了她,她们才捉弄你们,让你们回不成棉花棋”。两兄弟还摸不着头脑,听姐姐讲完古树成精的传说之后,身上吓出了一身冷汗。

洞秋树古树成精的故事,扑朔迷离从此越传越神,越传越玄。

相传改革开放之初,关于洞秋树古树成精的传说故事又有更新,讲的是改革开放之后某年,叭窝村寨子后山的牌娄、茶科树两棵古树和洞秋树生长的这两棵千年古树同年一起枯死。古树死后树枝被寨上人砍下做柴火煮饭炒菜,煮的饭不熟,炒的菜不香。粗大的树干被寨上的两个人用锯子锯倒,也准备劈做柴火,在劈柴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洞秋树两棵古树其中一棵树内藏有两条红色的小蛇,蛇头是花的,一动不动的卷宿在树洞里,他俩发现后十分惊奇不敢伤害,看着看着就讲这莫是洞秋树古树精变的,于是他俩不敢惊动小蛇,生怕惊动小蛇招来灾祸。然后他俩分工,一个守着,一个回家拿来香纸以及酒菜等供品,将这两条小蛇小心的用布包好后拿到砂子坡大龙岩堡上,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祈祷古树精保佑他俩,烧完香纸就将两条小蛇放生了,这样两人忐忑不安的心才得以平静。不知是巧合还是对两条小蛇的善举,两家的小孩都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寨子,住进了城里,吃上了皇粮,端上了铁饭碗。

事后,寨上人茶余饭后闲谈常传此事,说古树成精有灵感,不能乱惹,惹了就会招来不幸,灾祸就会临头。说有一年叭窝人在鸭子坳请外地瓦匠踩瓦泥做瓦,其中有个年轻瓦匠和寨上几个本地人在洞秋树古树脚下歇凉闲谈,年轻瓦匠忽然站起来解手,对着古树小便,旁边人讲搞不得,这棵古树灵得很,你屙尿冲它你要背时的。年轻人不听,仍然对着古树小便。没过几天,年轻瓦匠就得病了,找了无数医生看病都不知病因医治不好,不到半月就离世了。相传是他冲撞了古树精获得的报应。

这几棵古树一起枯死,肯定有什么名堂,或许是古树的灵感在起作用,感到这地方会发生变化,不能住了,搬迁到其他地方去了。

无巧不成书,事隔几年后,古丈境内矿产业开始兴起,到处开山挖矿成风。当时不少外来矿老板也瞄准叭窝寨子周边的磷矿、矾矿,为抢夺矿藏资源,到处修路、开山、挖矿、炼矾。将原有良好的生态破坏得面目全非,洞秋树这个地方也难免受害被翻了个底朝天。这一事实确实应验了寨上人说的古树具有灵感的说法,说古树知道此地会遭破坏才会枯死。

如今虽然古树没有了,但洞秋树古树成精的传说仍在叭窝当地以民间故事的方式世代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神密古老传说,几棵古树同时枯死的原因至今也成了一个让人无法破解的迷。

(部分图片选自湘西摄郎,特此感谢,)

往期精彩内容↓↓

★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茶在云中‖你知道古丈新城?

★‖古丈·山城风韵

★‖茶城古丈

★她还藏在你的心里么║古丈——我们那个小县城

★品读古丈/向启军

★作家彭学明笔下的《古丈》

★古丈县城的变迁/你见过和没见过的风景都在这里!

★‖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古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