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7282164.html走近宝清县七星泡镇扶贫产业项目——恒利黑木耳农民专业合作社木耳基地,50万棒地摆木耳整齐排列,很是壮观,毛茸茸、肉乎乎的黑木耳煞是惹人喜爱。据介绍,该扶贫产业项目每年带动全村21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元,带富了村民,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年,胜利村摘掉了贫困村的“穷帽子”。
胜利村是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47人。年,在镇*府积极配合下,在驻村工作队和镇*府的支持建设下,胜利村按照“发展新型产业,发展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闲置劳动力,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成立了宝清县恒利黑木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了占地面积平方米的木耳基地。合作社由张恒军等6人组成,旨在建立一个能带动胜利村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带动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辐射带动其他村民发展黑木耳种植,从而提高全体村民经济收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兴村富民的目标。
合作社成立以来,充分利用地缘和产业优势,始终坚持“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的原则,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渠道培育发展壮大木耳扶贫产业,带动广大村民共同致富。
年,合作社投入资金58余万元,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投入扶贫产业项目资金31.01万元,基地种植了15万袋地栽木耳,当年,木耳共采4茬,收获干木耳1.6万斤,产值50万元。注册了“恒鼎源”商标,采用线上线下并进销售模式,远销上海、江苏等地,极大地提高了社员的收入,21户贫困户每户分红元,加上热电联产分红和全镇产业项目分红,当年,胜利村11户21人脱贫出列。
年,恒利黑木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投入资金45万元用于购置搅拌机组1套、上料机1套、装袋机一台、粉碎机2台、高温灭菌锅炉2台、窝口机2台,并建立制菌车间,购置食用菌灭菌锅炉、灭菌柜、机电井和微喷灌等生产设施设备及原材料。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投入扶贫项目资金46.8万元,新建2栋大棚,2栋晾晒棚。合作社自己生产菌袋,成本降低了,效益提高了。当年,合作社共生产、加工黑木耳产品20多吨,销售收入万元,利润40余万元,胜利村所有的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
村民富裕了,对精神生活要求也提高了,村里建起农家书屋、阅览室,新建了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每当夜幕降临,劳作了一天的村民们来到休闲广场,扭秧歌、跳广场舞,尽情享受美丽乡村新生活。
记者马淑芬
编辑贺佳
审核关英
监制王春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